0%

谈谈拖延症

相信很多人也或多或少会被拖延症所困扰,常常想做一些事情,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,一直拖到了deadline 才马马虎虎的完成,这篇文章谈谈如何克服拖延症。

行动是解决拖延症的唯一办法

最近看了《心理学通识》,有一章节谈到了拖延症,相信很多人也或多或少会被拖延症所困扰,常常想做一些事情,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,一直拖到了deadline 才马马虎虎的完成。书中从一个有趣的案例讲起,讲述了如何正确看待拖延症、拖延症产生的原因、对于克服拖延症的一些误区,以及如何采取正确的方式克服拖延症。下面是一些读书感悟与笔记。
从网上流行的民国大师胡适的日记开始说起:
7月4日:新开这本日记,也为了督促自己下个学期多下些苦功。先要读完手边的莎士比亚的《亨利八世》……
7月13日:打牌。
7月14日:打牌。
7月15日:打牌。
7月16日:胡适之啊胡适之,你怎么能如此堕落?!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?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。”……不能再这样下去了!
7月17日:打牌。
7月18日:打牌。
看完日记之后不禁要笑一笑,其实我们也常常做这样的事情,本来想着完成一些任务的,但是期间却不断被其他的事情扰乱,转而注意力分散了,就去做其他的事情了,一直拖延甚至不得不放弃去做这件事情。拖延指的是当一个人面对生活或者工作中必须完成的事情时,在心理上总是有意或者无意地回避,不主动及时行动,而是找各种借口拖延时间,即使他非常清楚不完成的结果会使情况变得更加糟糕。

拖延症产生的原因

拖延症产生的原因人们常常认为拖延症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懒惰,所以拖延症又称为“懒癌”,但是我们常常并不是因为懒惰而产生拖延,而是事情太过困难,阻碍我们的行动力,又或者其他的活动诱惑太大,让我们转而去做其他的事情。下面是比较常见的产生拖延的原因:

  • 完美主义:完美主义者常常专注于细节,对众多细节精益求精,这样容易导致一直停留在构思阶段,要觉得方案非常完美了才开始行动。
  • 自我设障:担心做不好,所以索性拖延不行动。
  • 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:悲观主义者常常会因为自信心不足,认为任务的难度超出了自己的能力,在缺乏对成功掌控感的情形下,他们就会拖延,以逃避对自己自信心打击。而乐观主义者通常自信心爆棚,往往乐于同时接下多项任务,但是这种多角色、多线程的任务并不太好平衡,事情太多,容易导致他们进入焦虑与倦怠状态,从而导致拖延。

对抗拖延症的一些误区

对抗拖延症的一些误区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,我们通常会借助内在的意志力、外部的压力以及自责反省来对抗拖延症。但是,这可能无法遏制拖延行为,反而会将拖延行为进一步恶化。主要是因为意志力是消耗品,很难一直让自己保持在专注的状态,面对游戏、视频等的诱惑,我们的意志力也会减弱。而外在的压力过大时,我们就会焦虑,焦虑的时候,大脑就需要一种叫作多巴胺的神经递质来对抗焦虑,而打游戏、刷微博、刷微信朋友圈、看电影、看电视等娱乐,则是让大脑产生多巴胺最快的途径,从而让我们更加容易浪费时间。自责常常用处也不大,而且容易引发负面的情绪。所以,怎样克服拖延症呢?

如何克服拖延症状

如何克服拖延症状行动是解决拖延症的唯一办法。一方面,可以尝试将复杂的困难的大目标分解成小的较为简单的小目标,这样我们就会更容易开始任务,同时,完成了的小目标,又会为我们实现整个大目标增加信心。另一方面,我们可以去除那些让自己分心的事物,比如换个环境办公,让自己更加专注。最后,最重要的是行动,要破除完美主义,先快速完成一个粗糙简陋的版本,然后不断地迭代更新,只要迈出了第一步,哪怕是很小很小的一步,都会让浮躁焦虑的心平静下来,让自己感到“有产出”,从而降低焦虑感,然后逐渐进入工作状态。另外,我们可以为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设定一个小的奖赏,及时反馈,我们对于任务的抗拒会影响我们的实际执行力,而奖励会通过提高我们对任务的价值判断来减弱我们对任务的抗拒。

  • 参考:《心理学通识》